台灣科普環島列車將在10月30日至11月3號正式啟動。
近九成青光眼患者沒有接受治療雙眼對人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但要注意的地方並不僅止於視力。曾獲國際視野學會學術獎金獎、Glaucoma Summer Camp,Young Investigator Award等獎項。
青光眼是眼睛(視網膜)與腦部連結的視神經斷裂,造成視野變窄的疾病。好發於年輕族群,有時是因為視野缺損了才發現腫瘤的存在。然而約90%的病患,對此疾病是置之不理,並未接受治療。」眼睛看不清楚的原因,除了眼睛本身之外,也有可能是腦部或神經纖維的緣故。【解說】東京大學醫學院眼科視覺矯正科學特別講師朝岡亮醫學博士
曾獲國際視野學會學術獎金獎、Glaucoma Summer Camp,Young Investigator Award等獎項。近九成青光眼患者沒有接受治療雙眼對人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但要注意的地方並不僅止於視力。而無法運動的人也別氣餒,根據西班牙薩拉哥沙大學的研究顯示,只要利用類似近來在國內很流行的「血氧機」進行全身震動,利用平台從腳底傳遞震動到全身,就可以變得強壯、動作更敏捷。
這篇研究報告獲刊在《歐洲更年期期刊》中。60多歲男性膝蓋痛,原來是姿勢不良引起,要避免膝關節受傷。而美國的研究人員也認為,雖然很多人都認為類似這類被動式的運動機好像是騙局,但也無法否認它增進人體循環的作用。義大利的研究人員追蹤200位平均80歲的養老院老人長達10年,這段時間內監測老人的生活方式、健康習慣,包括心理狀態、飲食習慣、體重,是否吸菸或喝咖啡、是否鬱悶,而且沒有癌症等病症,其中80%的被研究者,都是有體力活動者。
在研究的10年內,有2/3志願者死亡,在分析他們及存活者間的差異顯示,每週步行4次,每次至少15分鐘的老人,總體生存率最高。研究者表示,走路對老人來說是比較簡單的運動形式,加上散步時有新鮮的空氣,走路運動可提高免疫系統的效率,以抵禦病毒、強化骨骼、減少肥胖,也可提高平衡感、降低跌倒受傷的風險,對中老年人心臟疾病、中風和其他可能的死亡原因也有影響。
」不過研究發現想要運動強身一點都不難,只要花15分鐘走路,每星期做4次,就可以延年益壽,而且無論老小,運動都很有助益,研究刊登在《歐洲更年期期刊》、《小兒科期刊》路跑、健走完膝蓋好痛,一定是關節炎嗎?6疾病也會膝蓋痛。運動有益健康這件事大家都懂,但很多人都覺得:「光說很容易,但真的要做卻很難。美國衛生暨福利部(HHS)建議兒童和青少年,每天至少要以約每小時5.6公里的快走強度,運動60分鐘。
義大利的研究人員追蹤200位平均80歲的養老院老人長達10年,這段時間內監測老人的生活方式、健康習慣,包括心理狀態、飲食習慣、體重,是否吸菸或喝咖啡、是否鬱悶,而且沒有癌症等病症,其中80%的被研究者,都是有體力活動者。研究人員指出,對於難以自主運動的老人來說,全身震動能刺激肌肉及改善健康。而無法運動的人也別氣餒,根據西班牙薩拉哥沙大學的研究顯示,只要利用類似近來在國內很流行的「血氧機」進行全身震動,利用平台從腳底傳遞震動到全身,就可以變得強壯、動作更敏捷。」不過研究發現想要運動強身一點都不難,只要花15分鐘走路,每星期做4次,就可以延年益壽,而且無論老小,運動都很有助益,研究刊登在《歐洲更年期期刊》、《小兒科期刊》。
60多歲男性膝蓋痛,原來是姿勢不良引起,要避免膝關節受傷。在研究的10年內,有2/3志願者死亡,在分析他們及存活者間的差異顯示,每週步行4次,每次至少15分鐘的老人,總體生存率最高。
運動對小孩也很有幫助,刊登在《小兒科期刊》中的研究顯示,兒童每天花在從事快走程度運動的時間愈多,體脂肪百分比就愈低。研究者表示,走路對老人來說是比較簡單的運動形式,加上散步時有新鮮的空氣,走路運動可提高免疫系統的效率,以抵禦病毒、強化骨骼、減少肥胖,也可提高平衡感、降低跌倒受傷的風險,對中老年人心臟疾病、中風和其他可能的死亡原因也有影響。
這篇研究報告獲刊在《歐洲更年期期刊》中。而美國的研究人員也認為,雖然很多人都認為類似這類被動式的運動機好像是騙局,但也無法否認它增進人體循環的作用。(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延伸閱讀:常見心因性昏厥有以下幾種原因:瓣膜性疾病、原發性肺高壓、肺栓塞、病竇症候群(心跳過慢)、陣發性心室頻脈、心肌病變、心肌梗塞。2.腦部器質性病變如癲癇,伴隨肢體抽蓄。突然發作歷時短暫自發性完全恢復4種常見病因血管迷走或血管抑制昏厥此為最常見的一種昏厥,其原發機制為強烈生理或心理刺激,如疼痛、恐懼、焦慮、咳嗽,導致迷走神經活性增強,進而降低心跳和血管舒張,使得心臟血液輸出量下降,腦部血液灌流不足產生頭暈及昏倒等症狀。
其昏厥可能是體內水分缺乏導致(如:水分攝取不足、嘔吐、腹瀉、月經出血、使用利尿劑等)。在臨床可經由詢問詳細病史、釐清暈厥前相關症狀以及過去有無類似經驗,另外安排實驗室抽血檢查、腦部影像檢查、周邊血管超音波、心臟超音波、24小時心電圖,並且監測病患躺、坐、站姿勢變化的血壓,心臟電氣生理學檢查、心導管檢查及傾斜床測試,加以鑑別及排除心因性亦或其他原因所致的昏厥。
其他觸發因素還包括吃太多食物、喝酒、密閉空間及環境濕熱,症狀包括:疼痛、躁熱、噁心、嘔吐、頭暈、眼花、蒼白、盜汗、手腳冰冷最後失去意識。昏厥3大特徵昏厥的定義為腦部血流供應不足造成暫時功能障礙而導致意識喪失,大腦血流中斷只須超過6-8秒即可引起意識喪失。
3.其他原因導致的昏厥,情況包括低血糖、貧血、過度換氣等等。其他原因1.腦部血管病變導致昏厥,因腦部血管病變狹窄使血流供應減少,讓血管變窄的可能原因有動脈硬化、血栓、栓塞等。
醫師呼籲,無論昏厥原因如何,應盡早就醫以評估其昏厥之病因,對於惡性心律不整引起之心因性昏厥病患,盡早考慮置放植入性去顫器以減少後續病發症,昏厥雖然大都預後良好,但反覆發作會影響病患生活品質,故生活型態改變和積極就醫是相當重要的。幸好有民眾施行心臟按壓及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AED)電擊,恢復自主心跳及呼吸,緊急由救護車送急診求治,診斷為惡性心律不整,放置體內心臟去顫器後終於順利出院。上述原因導致的昏厥易反覆發作且常常沒有前驅症狀,後續產生的併發症也較多,需由醫師安排檢查以釐清發生原因。(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延伸閱讀:常常昏倒幾秒又醒來?醫揭「背後原因」 用力大便、咳嗽、水喝不夠恐誘發心臟內科、神經內科、耳鼻喉科...「頭暈應該看哪科」才正確? 專家1準則判斷。
姿勢性低血壓姿勢性低血壓發生在姿勢改變之後,昏倒之前沒有明顯徵兆。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簡韶甫與加護病房專科護理師潘姿菁表示,大腦血流中斷只須超過6-8秒即可引起意識喪失,常見原因有迷走神經性昏厥、心因性昏厥、姿勢性低血壓導致。
心因性昏厥昏厥可能是由心臟構造異常或心律不整所致。而有姿位性低血壓的患者,建議每次從床上坐起時放慢行動,先於床邊坐至3-5分鐘,以利讓血液有緩衝的時間能夠順利運送足夠的血量至腦部,避免姿勢性低血壓發生,且應確定沒有頭暈症狀再下床行走較為安全,行走過程中須確保有人攙扶或可輔助行走之工具,並應適當的水分和鹽分補充,亦可考慮彈性襪及束腹使用。
一位21歲男性大學生參加演唱會時突然暈倒。對於患有迷走神經或血管抑制導致的昏厥,除了檢視目前相關用藥外,對於有前驅症狀的患者需衛教病人識別前驅症狀,且盡快放低身形以避免摔傷
醫師呼籲,無論昏厥原因如何,應盡早就醫以評估其昏厥之病因,對於惡性心律不整引起之心因性昏厥病患,盡早考慮置放植入性去顫器以減少後續病發症,昏厥雖然大都預後良好,但反覆發作會影響病患生活品質,故生活型態改變和積極就醫是相當重要的。幸好有民眾施行心臟按壓及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AED)電擊,恢復自主心跳及呼吸,緊急由救護車送急診求治,診斷為惡性心律不整,放置體內心臟去顫器後終於順利出院。(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延伸閱讀:常常昏倒幾秒又醒來?醫揭「背後原因」 用力大便、咳嗽、水喝不夠恐誘發心臟內科、神經內科、耳鼻喉科...「頭暈應該看哪科」才正確? 專家1準則判斷。昏厥3大特徵昏厥的定義為腦部血流供應不足造成暫時功能障礙而導致意識喪失,大腦血流中斷只須超過6-8秒即可引起意識喪失。
心因性昏厥昏厥可能是由心臟構造異常或心律不整所致。對於患有迷走神經或血管抑制導致的昏厥,除了檢視目前相關用藥外,對於有前驅症狀的患者需衛教病人識別前驅症狀,且盡快放低身形以避免摔傷。
其他原因1.腦部血管病變導致昏厥,因腦部血管病變狹窄使血流供應減少,讓血管變窄的可能原因有動脈硬化、血栓、栓塞等。其他觸發因素還包括吃太多食物、喝酒、密閉空間及環境濕熱,症狀包括:疼痛、躁熱、噁心、嘔吐、頭暈、眼花、蒼白、盜汗、手腳冰冷最後失去意識。
3.其他原因導致的昏厥,情況包括低血糖、貧血、過度換氣等等。姿勢性低血壓姿勢性低血壓發生在姿勢改變之後,昏倒之前沒有明顯徵兆。